陈兴勇,女,博士,教授。世界家禽学会会员、中国家禽学会会员、安徽省动物学会理事、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监事、安徽省家禽协会专家组成员。主要从事家禽遗传育种与生产、动物遗传资源保护、分子遗传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。主持并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;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、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等10余项,获安徽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(排名第6)、二等奖1项(排名第4),第四届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(排名第5),获“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”称号;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,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13篇。制定地方标准2项;完成省科技成果鉴定5项;参与国家水禽产业体系《养鹅配套技术手册》编写。
耿照玉,男,1963年10月生。现为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共党员,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。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,安徽省“115产业创新团队”带头人、安徽农业大学“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”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。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、家禽学分会理事、世界家禽学会会员,全国优质禽育种与生产研究会常务理事;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、安徽省畜禽品种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。安徽省家禽行业协会副会长。被中央文明委等12部委授于“科技下乡先进个人”称号。农业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《中国家禽遗传资源志》审稿专家。从事家禽遗传育种与生产、动物遗传资源保护、分子遗传学的研究。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各2项、国家863项目1项、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2项;主持国家发改委优质肉鸡生物育种产业化项目1项、国家科技转化资金项目2项;主持安徽省“十五”、“十一五”、“十三”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共5项、省自然科研基金项目1项等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排名第三)、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排名第一)、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(排名第三)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(排名第一、第二)、三等奖3项;选育出3个国家级家禽新品种(配套系)、7个省级家禽新品种(配套系);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,主编或参编论著3部。
姜润深,男,1973年11月生,教授、博导,国家知名专家、特聘教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,是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专家组成员、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、安徽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、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理事、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理事、国家级学术期刊《中国家禽》编委。